第44章 我为集团献一策

李明霞轻笑着粉拳乱捶,轻轻敲打刘积仁的胸膛。

刘积仁忽然问道:“最近生意怎么样,忙不忙?”

“嗯,还好呢。我这里每天有三四个包厢。你们集团基本平均每天都会订个一两个包厢,你是不是跟黄主任说过什么,找我订包厢?这段时间你们集团的订单明显多起来了。”李明霞问道。

“嗯,这还需要我明说么?这点灵子都不结,还当什么办公室主任?”

“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吧?”李明霞担心地问道。

“放心吧,没事的。”

“我可不希望因为我影响你什么,我也不想你认为我是图你什么才跟你一起......”李明霞幽幽地说道。

刘积仁心里一阵感动,真是个懂事的好女人,值得让人怜惜。

晚上吴帆青在办公室加班整理材料。“我为集团献一策”活动,共征集到干部职工意见建议二百多条。从数量上看,确实不能算少。可是质量大都不高:有的洋洋洒洒几页纸,看似长篇大论实则空洞无物;有的只有一两句话,敷衍了事。内容切中时弊,有借鉴意义的更是凤毛麟角。她把所有搜集到的建议,按照单位部门,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同时测算出总体参与率和各单位参与率。有些部门参与率达到100%,可是提出的意见建议千奇百怪,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一条建议是:“建议集团每周多放半天假,让职工能够照顾好家庭,才能更好地工作。”双休制度从去年开始才在全国正式施行,这就要求两天半了。再说,这是集团公司能够决策的?简直是乱弹琴。吴帆青一条一条认真阅读,把自己认为比较合理、比较好的意见建议摘出来汇总,写出一份给党委的汇报材料。总不能让领导们逐条阅读这些东西吧。

陆自明的建议引起了她的注意。陆自明经过这段时间在总师室工作,把公司历年来的开发项目做了研究比对,发现在住宅项目开发的各项经济指标中,钢筋用量严重超标。在大学时,老师教授过一般经验值,多层住宅的钢筋用量在每平方米30--42吨之间,而公司开发的多层住宅项目基本达到了55吨每平米,这是小高层甚至是高层住宅的用钢量标准了。他经过图纸计算,以及查看最终的决算资料,发现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设计图纸保守系数太高。一般的建筑设计留有一定的盈余系数,为的是确保建筑安全性考虑。但过高的盈余系数显然增加了投资成本,对建设单位来说是不经济的。国家的建筑方针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任何时候,也离不开“经济”原则么。二是钢筋作为甲供材料,在对施工单位的使用管理方面有疏漏。按照陆自明查阅的资料,根据决算资料中所反映的用钢量,按照图纸中梁柱的截面大小根本就扎不下那么多的钢筋。这说明什么?说明实际上许多甲供的钢筋并没有全部使用到房屋建筑上,这里面存在着管理漏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自明知道这个事情比较敏感,但他感觉还是有必要提出来,这对集团公司的事业是有利的。因此建议写得比较婉转含蓄。在用一系列数据说话讲清情况后,提了两点建议:一是与设计院对接时,要把盈余系数控制在合理区间,避免浪费;二是强化工程科和材料科联动,加强对甲供材料的管理。建议不长,两页纸,但有数据支撑、内容详实,言之有物、击中要害,说服力很强。吴帆青读后心里满是佩服:这么个外地来的小年轻,进集团一年时间还不到,这么爱学习、肯钻研,能够拿出这么一份高质量的建议,真是不容易。她毫不犹豫地把陆自明的建议放在了面上第一张。

第二天上午,吴帆青又召集黄选刚等其他两名评委,对这次征集来的二百多条意见建议进行初步评选。按照党委文件的规定,此次活动要评选出二十条建议作为优秀建议,其中又要分列出三条一等奖、七条二等奖和十条三等奖,将对建议人予以奖励。评委由党委办和行政办的三名同志组成。大家逐条讨论一番后,筛选出三十条建议作为优秀的备选建议,附在报告后面。大家对陆自明提出的建议都大加赞赏,一致认为内容详实,切中时弊,建议的操作性和实效性都很强,是一条很好的建议。

下午,吴帆青把昨天加班搞出来的报告,以及上午评委讨论初步认为可以评优秀的三十条建议附在后面,到郑义平办公室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