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贼风 第五十八

一、古文:

(一)灵枢第58章 贼风 第五十八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歧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chù tì)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歧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二)白话文

黄帝说:先生你说贼风邪气伤害人,会让人患病。现在有些人没有离开屏障,也没有走出房室洞穴,却突然患病,他们并非没有遭遇贼风邪气,这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这都是因为他们曾经受到湿气的伤害,湿气隐藏在血脉中以及肌肉之间,长久停留而不离去。如果又有跌倒坠落,使恶血留在体内而不能消散,突然不能节制喜怒,饮食不合适,冷热不按时,导致腠理闭塞不通。当腠理张开时遇到风寒,就会使血气凝结,加上原有病邪的侵袭,就会形成寒痹。如果体内有热就会出汗,出汗时又受了风,即使没有遭遇贼风邪气,也必定会因为这些因素而引发疾病。

黄帝说:现在先生所说的,都是病人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没有遭遇邪气,也没有恐惧忧虑的情志,却突然患病的人,是什么缘故呢?难道是因为有鬼神作祟吗?岐伯说:这也是因为原有病邪潜藏而没有发作,再加上情志上有所厌恶,以及有所羡慕,导致血气内乱,两种气相互搏击。这种病的由来很微妙,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所以就像鬼神作祟一样。

黄帝说:那些通过祝由就能治好的病,是什么缘故呢?岐伯说:古代的巫医,因为了解各种疾病的制胜方法,预先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所以可以通过祝由的方法来治疗。

(三)《灵枢·贼风》主要探讨了人体在看似未遭遇贼风邪气的情况下却突然发病的原因以及相关的疾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其梗概如下:

1. 黄帝提问:

黄帝询问岐伯,贼风邪气会伤害人使人患病,但有些人并未离开遮蔽严密的地方,却突然患病,这是什么原因。

2. 岐伯解释未遇贼风而病的原因:

一是曾经受过湿气伤害,湿邪藏伏在血脉和分肉之间,长期不能消散;例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湿邪入侵人体,可能当时未发病,但湿邪潜藏在体内。

二是曾有过跌坠损伤,恶血在体内停留不去;像不慎摔倒、碰撞等导致瘀血内留,成为发病的隐患。

三是突然的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导致腠理闭塞不通。当腠理开时又遇风寒,血气凝结,新感风寒与体内原有的邪气相互搏结,便会形成寒痹;体内有热时出汗,出汗时容易受风,即使未遇贼风邪气,也会因旧因加新因而发病。

3. 黄帝再次提问:

黄帝提出,有些患者既未遇邪气,也无惊恐等情志刺激,却突然发病,难道是因为鬼神作祟。

4. 岐伯对“似鬼神”病症的解释及祝由疗法:

岐伯表示这是因为体内有故邪留而未发,加上患者性情有所厌恶或羡慕,导致血气内乱,与故邪相互作用而发病。这种发病原因隐微,难以察觉,所以看似像鬼神作祟。

对于这类疾病,古代巫医能用祝由的方法治愈,是因为他们知道百病相克相胜的道理,了解疾病发生的根源。

其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整体观: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外界环境和情志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文中提到的湿邪、瘀血等内邪,以及风寒等外邪,还有喜怒不节等情志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

2. 正邪相争: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正气强则能抵御邪气,不易发病;正气弱则易被邪气侵袭而发病。如文中提到的腠理闭而不通时,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病。

3. 疾病的发展变化观: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变化。旧邪未去,新邪又加,会导致疾病的加重或变化。这提示医者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

4. 预防思想:虽然文中没有明确提出预防疾病的具体方法,但从对疾病病因的分析可以看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情志舒畅、顺应自然气候变化等,对于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