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小熊套装超可爱哦

他也没再去过那几个叔伯家里混饭。

他知道叔伯婶娘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那种教育方式靳川实在无法苟同。

他后来变得像个小混混,除了青春期作祟,更多的是不想自己变成他那些兄弟一样。

被叔伯们用“为你好”,“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只有把你供出来家里就好了。”“你好好读书啊!,你看我和你妈一天起早贪黑累成什么样了”……等等压抑的教育方式逼迫成一个书呆子。

尤其是当他帮着几个唯唯诺诺的兄弟出头过后,那种对比更强烈了。

父母的大山已经不知不觉传到他们背上了。

直到此刻,靳川仍然感觉到心酸,悲哀。

老一辈们企图将最好的都让给孩子,尝试供养一个大学生,看能不能改变家境。

反而因为压抑的教育方式,将孩子培养成了书呆子,校园里被欺负的那群人。

若干年后,成家立业,又背上了房贷车贷,他们很大概率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孩子用上父辈的教育方式。

一代一代,代代如此,哪怕住到了城里,也没有逃离命运的齿轮。

靳川是明白过来了,但他的好多同村兄弟,依旧挣扎在这种命运里。

和小胖团一起,靳川有些时候会和小家伙抢着吃,不给她留,故意气她。

今天的冰激凌亦是如此,他没有因为自己是成年人,没给自己买。

因为不买的话,小胖团肯定会向他分享自己的那一份。

那样,小家伙就会吃不过瘾,虽然看上去小胖团很孝顺很懂事。

但那个时候的小胖团内心是快乐的嘛?

这种冰激凌一个七块钱,在魔都并不算贵。

而放在村里,那时候一个雪糕一个冰棒也就五毛钱。

其实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缺的不是小钱,缺的是大钱,普通人都是如此嘛,刚刚好好活着罢了。

小钱永远也攒不出大钱。

钱也不是攒出来的。

父母能忍心掏出来一块钱让孩子买冰棍的时候,说明家里其实并不缺这一块钱。

那么一块钱和两块钱的区别又有多大呢?

那么看着孩子自己吃,父母说着“爸爸妈妈对你好吧?我们都舍不得吃,你可要好好学习哦。”

和用两块钱买两个冰棍和孩子一起吃,说说笑笑的回家,对比起来。

靳川相信后者更会让孩子牢记于心吧?

他想起来前段时间刷到的一个视频。

博主用同样的家庭背景模拟不同的人生。

放学后,小卖部聚着一群学生都在买雪糕,

有两个家境一般的孩子没买,互相对视之间。

一个说:我妈妈买给我吃过的其实。

一个说:我和妈妈一起吃过这个雪糕。

前者是因为现在手里没钱,买不起又害怕被人看低,故意炫耀,表示自己其实也吃过。

后者虽然也没钱买,但因为他心里最好的回忆,是和妈妈一起分享雪糕。

此时对冰柜里的雪糕并不太过在意,说这话只是为了回应同学。

回家后,两个孩子都向妈妈提出请求,想买一个雪糕。

前者妈妈说:“行,妈给你买,吃了这个你可要好好读书,考试必须考个好成绩!”

后者妈妈说:“行,你去买吧,给妈妈挑一个绿豆的!”

两个孩子一起在冰柜前相遇,前者精挑细选一个后,邀请同学一起吃。

后者随手拿了两个绿豆雪糕就跑向家里。

“我妈还等雪糕呢”的声音回响在前者耳畔。

前者羡慕,他也想拿回家和妈妈一起分享,但是他知道,自己妈妈只会说“妈妈不爱吃,你吃吧,吃了赶快看书去。”

于是他一个人磨磨蹭蹭的吃完这个雪糕,原本很馋的雪糕吃起来索然无味。

并且越吃,压力越大。

因为他知道,这个雪糕吃完,他必须考一个满意的成绩回家。

渐渐的,两个孩子都长大了。

前者变得自卑,敏感,脑海中时刻想着如果考不好,学不好回家怎么办。

后者豁达,乐观,考不好只会暗恼自己粗心,下次要细心一点了!

再若干年后。

前者因为肯吃苦,能干活,一直在公司底层,害怕同事瞧不起他,他十分热心,同事们都叫他老好人,忙不过来了都叫他。

天天加班,回家后累的不想动,老婆还嫌弃他不上进。

后者因为心思灵敏,待人接物十分自洽,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家庭中,说一不二,他的老婆依赖于他。

当时看完,靳川看到评论区还有人杠,说博主太过主观,为什么第一个孩子就不会奋发图强,过上好日子呢?

凭什么就像你说的在公司当牛马呢?

靳川笑了笑也没评论,事实胜于雄辩,他的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有村里的兄弟,有公司的员工。

逆袭的人不是没有,但太少了,太罕见了。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有决定性的!

回到小胖团身上,她会忍不住偷吃靳川的冰激凌,是因为靳川以前也偷吃过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