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广州城,规模不小。
城墙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城内面积接近十平方公里。
城墙高两丈八尺,上宽三丈,下宽六丈。
城外护城河,宽十二丈、深两丈。
广州城的经济商贸十分繁荣,城南门外,“东西六七里,人烟辐凑、货贿山积,盖会城繁华之所都也。”
广州城的海外贸易发达,和东南亚、印度以及欧洲都有贸易往来。
丝绸、绣品、金银、麝香、珍珠等奢侈品通过广州城销往海外。
广州府的手工业也很发达,纺织、陶瓷、冶炼作坊多达上千家。
广州城是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以及两广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广州府在明朝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它叫广东行省下属广州路。
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广州路才改为广州府,下辖一州十五县。
广州城分为两个县,西城南海县,东城番禺县。
南海县知县和番禺县知县,晚上趴在被窝里面,眼泪汪汪,差点哭死。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南海县知县和番禺县知县就属于三生作恶、附郭省城。
十平方公里的广州城好像是不小,但是,架不住这里面的大官多啊!
广州知府、广东巡抚、广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的提刑按察使、广东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都在广州城里面安营扎寨。
还有广州市舶司的市舶使也在广州城里面待着。
两个小小的知县,只有站墙根听吆喝的份。
广州城外,归属南海县和番禺县的地盘上面,还分别驻扎着广州前卫、广州左卫和广州右卫、广州后卫以及南海卫。
明朝三百年,广州城里从来没有来过一位王爷。整个广东省也只有过一位王爷,淮王朱瞻墺。
听听他的封号,淮王!那应该是在淮南,或者是淮北。但是,他的封地在广东韶州。
他属于是被他大哥朱瞻基发配到广东的。远离京城三千里,连个王宫都没有,后来这个家伙跑了,跑到了江西饶州。
他娘李太妃花银子给他运作的。从那以后,两广地区就没有王爷坐镇了。
各级地方官员或者是上下勾结、沆瀣一气,或者是互相勾连、钩心斗角、明争暗斗。
燕王殿下赵令长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到达的广州城。
赵令长站在广州城门前,看着一小堆前来迎接自己的人群。不由得嘴角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