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也就不难想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赵大亨的态度!
生父叱咤商界多年,他的内心世界,确实不是可以轻易洞悉的。这其中的原因嘛,一则是我阅历有限,再加上到这深宅大院的日子,还不算太久。而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我的生父,也就是这位赵大亨,他不想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此前,姨娘说起那个故事的时候,也曾提到过,这位赵大亨的祖父,一直觉得,自己就是赵匡胤的后人!当时,我只是一笑了之: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何考证呢?或许,我的曾祖父这样说,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希望我父亲能够记住祖上的荣光,出人头地,在科举上有所作为。只不过,老一辈人可以这样想,后辈能够做到,那又是一回事了。
这要仔细分辨一番的话,作为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世人所称道的,主要还是在武力功夫、权谋韬略上,至于文才,倒不怎么明显吧?当然,曾祖父的意思,主要还在于,文才武功,其实都是相通的。只要能够扬名立万,也就无愧于先祖了。
对于我曾祖父的这番期待,我父亲赵仲儒,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这尘世间,有些事情,确实不是由你一手所能决定的。父亲最终也没能在考场上有所作为。不过,作为一个商人,他如今能够拥有这么大的产业,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商业帝国的成功,自然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的艰辛磨难,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够体会了。就我个人来说,最近这数十天,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就发现,父亲一向都是步履匆匆,早出晚归的。要说清闲自在的时刻,确实没有多少啊!
其实,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想到,如果能够让徐海韬入场,在我父亲手下当差,不说能够有多大的作为,至少,也能够分担一二吧?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我的私心。然而,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再怎么说,论为人,论忠心,徐海韬都不会比外人差吧?对于徐大哥,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样的一层意思,我父亲会一无所知吗?
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我的这种想法,父亲还是有所保留的?也就是说,他还是有点迟疑不决的?
是啊,在酒宴上,向贵宾介绍起徐海韬,他的那些话语,就显得颇为克制。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徐海韬徐“小兄弟”,初来乍到,还得仰仗各位。而那些贵宾呢,似乎也都心领神会了,就不想着出头,不想把话说得太满。这些场面上的人物,就是这样高深莫测的。
当然,这一切,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起来也不算太复杂,我父亲所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些重要的事情,应该由徐海韬亲自说出来,他再作定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切,我和徐大哥,也不是就没想过。只是,这次酒宴之前,我们所商议的,还是过于简单,过于理想化了。
仔细想来,历经大风大浪的赵大亨,在识人用人上,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那种见风就是雨的做派,自然不会是他的行事风格了。于是,在酒宴上,那些话语,他宁可只说出一小半,将其余的部分,留给客人去猜。也不愿先把话说得太满,以免到时候下不了台阶。
而另外一个方面,多半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轻易答应对方,对方或许就会觉得,来得这么容易的,以后就不会珍惜了。如此的留一手,看似无情,实则是深谋远虑的一种表现。
是啊,他先是顾左右而言他,把话说得云里雾里的。那意思似乎就是,徐兄弟,你若真想找个差事,我赵某人就帮你留意一下。他这样说,看似不着边际,然而,换一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在暗示徐海韬呢?他的意思就是,徐兄弟,在谋事求职上,你再不开口,以后,我只能先把你弄到别的地方去。先让你吃一下苦头,到时候,你叫苦不迭了,自然就会想起鑫辉号的好处来。就这样,绕了一个大弯,到头来,你还是要回头,再来求我的!这,这也就是所谓的“欲擒故纵”了吧?当然,“欲擒故纵”是军事兵法上的,只不过,商场如战场,从道理上看,二者也还是相通的。
到了这一刻,前面的蓄势、铺垫,也差不多了吧?接下来,双方的底牌,也就要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