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爆炒猪下水的虞父和虞爷爷一人一边的坐在太师椅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虞江给两人一人端了一杯水,便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织起了毛衣,这还是前两天虞母看她在家闲的发霉才教她的。
“爸,我今天去城里接到消息,过些日子我们村又要来几个知青。”
曾经的大队长虞爷爷:“怎么又来了?这几年下乡的知青还不够多?怎么又……”
虞父打断了虞爷爷的话:“爸,这话可不能说!
这些年国家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设乡村,咱可要朝组织思想看齐。”
“哎,我知道,我也只是在家说说……
你什么眼神,怎么?就你读过大学,思想觉悟高?”
虞爷爷看着虞父的眼神,顿时觉得自己受到了鄙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也为知青那些事烦!”
可不是吗?虞江这几天就从虞奶奶那里听到了好些知青院的事。
那里住的都是些城里来的孩子,跟乡下的孩子比,个个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
平时上工就够他们累的了,回到知青院还得面对六七个人的矛盾和争吵,可真是一点都不轻松。
这不已经有好几个女知青见回城无望直接就嫁了人。就连男知青,也有几个娶了村里的姑娘搬出知青院。
现在知青院虽然只有三男四女,但是矛盾依旧不少,隔三差五虞父这个大队长和负责管理知青院的小队长就要往知青院跑。
现在又要来几个知青,住不住得下另说,只怕往后麻烦事只多不少。
虞江倒是不在意有新知青要来的事,她注意到虞父说的话。
难道虞父去县上真的是为了汇报村里的事?
那整的这么正式?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仪式感?
虞爷爷不等虞父发话,接着担忧。“马上就是秋收了,估摸着那些孩子们一来就得赶上秋收,地里的活儿这么重,也不知道他们撑得下来不?”
“是啊,明天我去找几个小队长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给几个新知青寻个轻松一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