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美丽的景色

老刘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紧紧地握着玉佩,仿佛握住了母牛的命。他知道,这玉佩,不仅仅是法器,更是母牛对他的爱和守护。

从那以后老刘将玉佩随身携带,无论走到哪儿,都不忘母牛的恩情。村里人也都说老刘是个有福之人,能够得到灵兽的庇护。

可老刘心里明白,这福气,可不是白来的。它是母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他得好好珍惜,不能辜负了母牛的一片心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刘也老了。他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手里握着那块儿玉佩,时常会想起母牛。他想,如果当初没有母牛,他恐怕早就死在妖兽的口下了。

每当这个时候,老刘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声:“谢谢你,母牛。你救了我一命,我会永远记得你的。”

就这样,老刘在村里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余生。他死后村里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跟母牛埋在了一起。他们说老刘跟那母牛,那是真有缘分,生生死死,都要在一起。

而那块儿玉佩,也被老刘的后代们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他们说这玉佩,不仅仅是个法器,更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爱、勇气和牺牲的故事。

每当夜深人静时,村里人总会围坐在一起,讲述着老刘和母牛的故事。他们说这故事,得永远传下去,让后人们都知道,这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叫做爱。

在那古道悠悠的年代,有位书生,姓名李慕,自小饱读诗书,心怀壮志,欲赴京城参加科举,以求功名,光宗耀祖。

这日,李慕背着行囊,骑着一头瘦骨嶙峋的老驴,踏上了漫长而未知的赶考之路。

沿途山川壮丽,风景如画,却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玄机。

时值深秋,枫叶如火,李慕穿行于林间小道,心中既有对未知前程的憧憬,也不免生出几分孤寂之感。

日已西斜,天色渐暗,他见前方有一座破败的道观,檐角挂满蛛网,门楣上依稀可辨“清风观”三字,便决定在此借宿一宿,明日再行。

将老驴拴在观外一棵老槐树下,李慕轻扣柴门,不多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缓缓开门,眼神中透着几分超然物外的淡然。“贫道清风,观中简陋,若不嫌弃,便请进来吧。”老道士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仿佛能穿透人心。

李慕躬身行礼,随老道士步入观内。

观内虽破,却收拾得干净整洁,香炉中青烟袅袅,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弥漫开来,让人心神宁静。

两人寒暄几句,老道士便安排李慕于东厢房歇息,自己则转身去准备晚膳。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

李慕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忽然,一阵细微而奇异的声响从窗外传来,他侧耳细听,竟是那老驴在低声细语,仿佛在与谁交谈。

小主,

李慕心中大骇,自古以来,牲畜岂能言语?

莫非是遇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门外传来老道士清风那熟悉而坚定的声音:“何方妖孽,胆敢在此放肆!”话音未落,清风道士已手持拂尘,飘然而至,拂尘轻挥,金光大盛,瞬间将那股黑气击散。

黑袍道士见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化作一缕青烟,逃之夭夭。

清风道士收势而立,目光温和地望向床下的李慕,微微一笑:“李公子,出来吧,危险已过。”

李慕从床下爬出,衣衫尽湿,脸色苍白,连声道谢。

清风道士扶起他,解释道:“此地本是本门祖师爷修行之地,后因战乱荒废,不料竟有妖邪趁机占据。

今夜若非公子机敏,恐有大祸。

不过,公子能听见驴子说话,亦是奇缘,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一番交谈后,李慕对道教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清风道士的修为敬佩不已。

次日清晨,两人一同为道观做了些修缮工作,李慕更是在清风道士的指导下,学习了一些基础的道法,以作防身之用。

临别之际,清风道士赠予李慕一枚刻有符咒的玉佩,言道:“此玉可保公子一路平安,望公子他日高中,勿忘初心,造福苍生。”李慕白接过玉佩,感激涕零,拜别清风道士,重新踏上赶考之路。

沿途所见,皆是人间百态,有农夫辛勤耕耘,也有商旅匆匆赶路,更有那山野间的樵夫,哼着不知名的小调,生活虽苦,却也乐在其中。

李慕心中暗自思量,这科举之路,不正如这漫长的旅途吗?

需得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

转眼间,京城已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