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儿子再换另一个儿子顶上就好。
除了大哥,他们这些后面的孩子都是消耗品。
等大哥死了,朱允炆被册为皇太孙的时候,他发现爹还爱太子的孩子。
他们这些后来出生的孩子,全都是爹拿来维持大明朝传续下去的工具,是给大哥这一脉承继大明江山,加上去的一层又一层的保护。
他们这群半懂不懂的孩子,到了岁数就这么被亲爹踢出了家门,带着一个同样十几岁,什么都不懂的王妃拱卫边疆。
如果事情仅仅是这样,宁王也就认了。
谁让他不会投胎,没投成爹的第一个孩子也没投进太子家呢?
所有的兄弟都这样,他也没法抱怨什么。
可后面越来越不对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被看重的十三子,十四子,十五子,十六子,十七子,十九子一个个就藩边疆,
不被看好的哥哥弟弟们也全部都封在了没有太多战乱的内地。
明显的对比,就是明显的伤害。
洪武十一年,十一哥朱椿才八岁就被册封为蜀王,封地在成都。
十一哥是郭惠妃的第一个孩子,郭惠妃是郭家的闺女,于是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朱椿才前往成都就藩。
巴蜀之地,自三国时就被称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
朱椿在蜀地可谓如鱼得水,蜀王府占了成都府七成的土地。
人家聚文人,会僧道,日子过得要多逍遥有多逍遥。
更可气的是,人家不但日子过得不错,还一点仗都不打。
洪武二十三年,西番蛮人作乱,烧毁黑崖关,朱椿不是自己带兵征讨,而是上书朝廷,爹派了蓝玉去平乱。
洪武二十九年,松番卫番寇叛乱,朱椿又奏请都指挥佥事尹林率步骑前往讨平。
合着大家都是藩王,被看重的就是打生打死,不被看重反而被护了起来,有朝廷派人支援。
能干的人干到死,不能干的人快活到死?
这事宁王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他爹是怎么想的。
没有答案不妨碍他的心,彻底凉透了。
宁王觉得,趁着这会四哥还没觉得他没用,要给自己创造一个不可替代的有用之处出来。
出海这主意就极妙。
要是将来他们这一家子实在碍着了别人的眼,出海定居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