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平乱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5561 字 3个月前

忠且不说。

义者,威仪岀于己,故从我,从羊者,与善美同意。

有威仪而行善美之事,义矣!

凉州军驱贼人,除暴虐,废重税,庇百姓,给口粮,分田地,可谓义。

冯刺史位高权重,不但是军政主官,同时还领征西将军之职,出征时有假节之权,可代天子行事。

所以他眼下所做的一切,就是代表汉家天子之意。

也就是说,只要大汉能真正收复河东,河东百姓就能盼来好日子——至少是比以前过的日子要好得多。

除非汉家天子不要脸皮,出尔反尔,不怕别人戳脊梁骨骂。

(注:晋以前,使节没有区分层级,“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只有礼仪上的区别。)

这也是冯刺史不怕那些另存居心的人煽动的原因。

论起巧言令色,堂堂冯鬼王,他怕过谁?

“是,君侯说的是,我们确实不用担心那些小股流民,但远一些的地方,也有人拉拢了万数以上的乱民。”

“嗯?”冯刺史微微侧过头,看向石苞,“怎么说?他们不愿意?”

石苞点点头:“对,我们找人传了几次话,但都没有回话。”

冯刺史目光一闪:“他们背后呢?有没有人支持?”

“说不准。”

“没有回话的贼人,哪一股势力最大?”

“东垣县,那里有一股乱民,号称有十万,据县城而守。”

不得不说,石苞虽说是被称为好色薄行,但在冯永看来,还不如说是细行不足更恰当一些。

更重要的是,石苞才经世务,颇有可观。

只是东垣的乱民号称十万人……老子在整个郡的范围收拢了这么久,才收拢到四十来万人。

你这么简单就能聚集十万人?

那凉州军岂不是连乱民都不如?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城内。

“拿地图来。”

进入郡府中,冯刺史下令道。

从郡府中搜刮而来的简陋舆图很快摊地冯刺史面前。

找到了东垣县,冯刺史用手指点了点,然后划到轵关,最后重重地敲了敲:

“不管这个东垣县的乱民有没有人在背后支持,但我们就把他们当作是有。”

从轵关出来,第一个叫得上名的县,就是东垣。

时局纷乱,冯刺史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去甄别东垣县的乱民和轵关的魏贼究竟有没有关系。

在他看来,不管是拥地拥粮拥人自重的世家豪族,还是想要趁乱而起的乱民,亦或者不甘心失败,想要卷土重来的魏贼。

都是破坏他平定河东的敌人。

对待敌人,没必要手软。

“去请韩教头和刘将军进来。”

韩龙前些日子领着人潜过对岸,侦察敌情,最后带回来的消息与斥候查探相互印证。

这才让冯刺史相信司马懿确实开始退出关中。

“见过君侯。”

“拜见君侯。”

冯刺史颔首还礼,然后指着东垣对刘浑说道:

“刘将军,我分一千精骑给你,再带上一万胡骑,前往东垣,击败那里据城而守的贼人,你可有信心?”

刘浑咧嘴一笑:

“区区乱民,何用这么多兵马?”

据城又如何?

你以为守城有那么简单?

守城可是个技术活。

没有足够的组织度,没有严密的安排,让乱民守城就是个笑话。

为什么乱民最初都是四处流窜,成为流寇?

除了他们没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同时也是没有守城的本事。

匈奴小王子这些年在大汉军中学到的东西,可不是一点半点。

冯刺史看到他这般模样,笑了一下,然后又摇了摇头:

“乱民确实用不上这么多兵马,但我怕的是他们背后有魏贼支持,你还是小心一些。”

“末将明白了。”

冯刺史又看向韩龙:

“韩老,麻烦你,找人再给东垣的乱民传个话,把招安令的内容送十份过去。”

说到这里,冯刺史再看向刘浑,微微眯起眼睛:

“若是他们还不降,不用留手。”

好话说尽,机会给尽,分粮又分地,若是再不识好歹,那就真是铁了心要与大汉作对。

敌我关系,没什么好说的了。

杀掉最大的那只猴,冯刺史相信,剩下的小鸡们会知道怎么做。

听出冯君侯话里的意思,刘浑舔了舔嘴唇:“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