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2章 是不是檄文?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5462 字 3个月前

贤哲曾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此乃真理也。

所以后世又有人翻译得更直白一些:能动手就别哔哔。

虽然冯君侯才高八斗,巧舌如簧,掌握着批判的武器,但面对关姬的武器批判,仍得不断求饶。

“用得用得,如何用不得?细君掌军中大权,此物于军中亦有大用!”

关姬只当他是在巧言令色,如何肯信?

“那你说,此物于军中如何有大用?”

“细君你先放开,容我细细道来。”

“你这人,就是得寸进尺的性子,稍有一点机会,就会骗得人晕头转向,你且说完,若是有道理,我自会放开。”

“我这一番道理,一时半会讲不完……”

关姬半信半疑,只是听得此人哎哟哎呦叫个不停,心里生怕当真弄疼了他,手上的劲不由地稍稍松了一些。

只闻得冯君侯长叹一声,“有些东西,即便是我说了,只怕细君亦是听不明白。只看我日后……”

“日后?几日?”

“总得多几日……”

关姬眉头一挑,,她这般借故发作,其实就是在警醒一下这个越来越不老实的家伙。

没想到这个人竟然还敢放言此物在军中有大用。

“细君你放心,我定不会骗你。”

冯君侯又是赌咒又是发誓了一番,却是让关姬越发好奇了起来。

待过了几日,护羌校尉府的军中,自队率以上的军中人物,每人手里都被下发了一张特殊的公文。

这个公文所用纸张极大,长至少有两尺,宽有一尺半。

上头第一个版面就用醒目的大字标着:灭贼之志,不可稍懈!

下面的内容则是尽量用军中士卒能看得懂的粗浅言语,先是展示了自大汉北伐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然后再以激励之语,让大伙不要满足眼前的这些成绩,要再接再厉。

为平灭贼人,为平息天下战火,为复兴大汉,为子孙后代不再为贼人所奴役而奋战。

然后第二版的内容则是写着陇右现在的情况,以及陇右和以前的情况对比,赞扬了陇右义胡主动归入大汉的种种行为。

第三版,则是伤残士卒抚恤和善后的事情。

最后一版,却是关于贼人的一些消息。

比如说,哪里发生了饥荒,哪里饿死人了,甚至还有曹贼的士卒因为刚战死,后方的妻女就被官府许配给别人等等。

这份公文,每个队率都必须亲自念给全队的人听。

“这是檄文吧?”

在陇右某处密不可知的地方,有人拿着公文,满脸疑惑。

这份公文,只下发到护羌校尉府的军中,想要拿到手,可是费了不少力气。

“无骈无俪,言语粗俗不堪,如市井黔首之言,算得上什么檄文?”

有人不屑地回道。

“可是看这文中之意,却又像是檄文……”

“管它是不是檄文,我只想知道,那冯……冯明文突然搞这般动作,会不会是又有什么动静?”

此人本想说“冯颠子”,可是话到嘴边,却是不由自主地变成了冯明文。

说着,他还看了看周围。

周围的人听到他这个话,脸上皆是意动。

如今的冯君侯,可不是一般人物。

不拘是陇右,还是南乡,只要能提前获得一点有用的消息,就足够一般人家这辈子吃喝不用发愁。

兴汉会那帮二世子,前些年还是穷抠模样,现在呢?在蜀地横着走!

“粮价不能动……”

有人提醒了一句。

这两年来,只要有资格的,都明白,谁敢把粮价提过二百钱,那就是自寻死路。

除非他们能把汉中和越巂出产的粮食,也能全部拿捏在手里。

有现成的反面例子:李家大房的嫡子嫡孙现在还在亲自下地耕种呢。

现在是一有什么事,不少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要提醒别人一句。

“呵!”

有人冷笑一声:“别说官府不让动,你以为我就愿意让人动?”

“管工坊里的人吃的还是小事,平襄北边的草场,每个月要支应多少粮食?谁敢动粮价,那就是和我过不去!”

“何家今年的工坊不是已经出产毛料了吗?听说护羌校尉府还给你们家开了凉州那边的商道……”

有人酸溜溜地说道。

“那是我们何家应得的!你眼红个什么!”

谁叫何家上头有人?

捅了李家一刀,难道是白捅的?

跟着吃点肉怎么啦?

只是看到何家代表把这种事说得这般理直气壮,不少人嘴角抽搐,暗暗骂道:何家就是诸葛村夫的狗!

“行了,别吵了!”

坐在主位的老头一拍桌子,“叫你们过来,不是听你们吵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