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亲丈之争

但身为国师的任罪己自然不会因为数百大臣子弟以及一个南国王爷满门这种“小事”而出手。

而彼时南国上下唯一一个可以指使任罪己出手的人便是……文武奉天。

当初文武奉天没有选择派遣任罪己杀死闻人正德,而是选择举国之力围追堵截,这件事在所有身处巅峰的修士来说都代表着一件事——他……有意放过闻人正德。

以当初闻人正德的实力来看,不管是四位劫仙还是六位劫仙,最终的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全身而退。

三圣教屹立人世间数万年,其底蕴之深厚自然无需多言。

闻人正德只需要在南国的围追堵截之下逃过小半个南国的范围,就能等来三圣教的支援。

所以,当初南国群仙围杀闻人正德一事,在众人眼中不过是文武奉天为了维系南国皇室威严的顺水推舟。

皇亲国戚,不图谋反则不负死罪。

在当时,能为万民公报仇的最佳人选就是他的至交好友,闻人正德。

这点并非是无端臆想,而是当时巅峰圈子中的共识。

毕竟,可能导致文武奉天放过闻人正德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一条就是,文武奉天也觉得杀害万民公的励王一派该死。

文武奉天放过闻人正德,一来可以为自己讨下个明君头衔。

二来,力压同代的人圣亲传——闻人正德。

这个只身仗剑力压整个江湖的绝世天骄在南国的围杀之下险死环生,这对所有想要在南国闹事的宵小绝对是最强而有力的震慑。

三来,也算是同时卖三圣教和闻人正德两个人情。

毕竟闻人正德的天赋在那里摆着,他的人情自然无比珍贵,加之当时三圣教如日中天,与之保持友好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至少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文武奉天是主动放过闻人正德。

这是个一举三得的通透买卖,甚至有不少人因此夸赞过文武奉天的智慧。

但现如今,随着闻人正德的开口,众人惊奇的发现,当年的事情似乎……另有隐情。

听着闻人正德的话,文武奉天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甚至连解释的意图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