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西京风云

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3686 字 9天前

<特别鸣谢:tijin的大神认证,本章6800字,特此加更!>

高丽西京皇宫内,王韺已整整三日未曾合眼。他紧盯着眼前的沙盘,不断推演着各方势力的反应与局势走向。

高丽国内四方势力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崔忠献权倾朝野,王韺虽居国王之位,却有名无实。将门掌控着军队,地方豪族则富甲一方。

崔忠献以豊州为根基,早在神宗王晫在位之时,便开始暗中布局,逐步拉拢联络将门与地方豪族。其势力犹如春日破土的春笋,节节攀升。

随着矛盾日益尖锐,王晫最终命丧宫中。而王韺,这个看似懦弱无能、整日闲散无为的皇族子弟,被崔忠献推上王位,成了新的高丽国王。

自登基以来,悠悠二十载已逝。这些年,王韺凭借国王这一身份,暗中施展权谋,巧妙分化、拉拢将门与地方豪族,终于渐渐积攒起足以与崔忠献抗衡的势力。

从坐上王位的那一刻起,王韺便深知,王晫乃是被崔忠献联合将门和地方豪族毒杀于深宫之中。但他只能佯装不知,在众人面前竭力扮演好那个怯懦、易于掌控的傀儡角色,甚至还故意纵容、蛊惑崔忠献揽权。

王韺心里明白,自己的王室身份乃是唯一的依仗。崔忠献已然成为实际上的高丽主宰,他没必要为了国王这一虚名,去得罪地方豪族和将门。

基于这般认知,自成为国王之日起,王韺便过上了荒淫无度的生活,对崔忠献揽权和排除异己的行径视而不见,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

他深知,高丽国土有限,权力总量亦固定,崔忠献越是揽权,便越会与将门、地方豪族产生冲突。而崔忠献也清楚,要巩固自身地位,就必须掌控足够的军权与财权,三方冲突在所难免。

在王韺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崔忠献的势力愈发庞大,将门和地方豪族对他的怨恨也与日俱增。这便给了王韺拉拢分化的契机,经过他精心布局,如今王韺已获得半数以上地方豪族的支持,以及四成将门的拥护。除去那些中立派,他已然具备与崔忠献一决高下的实力。

王韺心里明白,自己这是在与虎谋皮,即便打倒了崔忠献,也必定会有他人取而代之。但如今情形已然不同,这个取而代之的人不会再是单一个体,而是多个势力的代表。唯有如此,他王韺才有机会成为真正手握大权的一国之主。

人的野心无穷无尽,崔忠献亦不例外。就在数年前,王韺偶然知悉崔忠献竟在暗中与大华勾结。这一发现令王韺大惊失色,他瞬间意识到,崔忠献这是打算借助大华之力除掉自己,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丽国王。

从那一刻起,王韺明白,此时他不能再继续韬光养晦,必须展现自身实力,收拢众多中立派,彰显出自己能够与崔忠献抗衡的实力,以安抚人心。于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若不是王韺当机立断,及早展现出可被扶持的实力,赢得众多将门和豪族的支持,恐怕早已步了哥哥王晫的后尘。

所以,当王韺得知崔忠献在沿海地区集结兵力、筹备补给站时,便料定崔忠献这是在为大华军队的登陆做准备。后来义禁府传来的情报,也证实了他的猜测,大华的领兵将领正是风头正劲的镇南侯杨炯。

王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深知此时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于是,他以练兵为名,在全国范围内调兵入京。如今,西京周边已然集结了十万大军,而崔忠献手中仅有不到七万的精兵。情报显示,杨炯所率军队不过一万人,即便他真的前来,短期内也休想助崔忠献攻下西京。

王韺心中早有盘算,这场战争已然不可避免,而且他坚信,自己拖延的时间越久,胜算便越大。

原因无他,王韺很早之前便暗中与金国皇帝完颜撒离赫取得联系,并承诺只要金国能助自己坐稳高丽国王之位,高丽愿意世代向金国称臣,年年纳贡,岁岁朝谒。

如今金国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形势一片大好。只要能拖到金国消灭辽国的十万大军,完颜撒离赫便会派兵支援自己,到那时,高丽的局势将彻底改变。

说起王韺与完颜撒离赫的结盟,几乎是一拍即合。

对于王韺而言,可供选择结盟的国家仅有华、辽、金三国。但大华选择支持崔忠献,且与高丽并不接壤,故而王韺第一个便排除了大华。辽国与大华乃是盟友,向来瞧不起高丽这个小地方。王韺曾派使者前去接触,辽国开出的条件近乎侮辱,王韺若答应,便等同于亡国。

如此一来,可供选择的便只剩下金国。

对于金国而言,他们正与辽国交战,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国家,有人主动送上门来,愿意奉上财货和领土,完颜撒离赫没有理由拒绝。而且在国际上,金国的盟友本就不多,多一个与自己接壤的高丽作为盟友,对金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双方很快订立盟约。

王韺只需拖到金国取得大胜,完颜撒离赫领兵南下,他便能彻底扫除高丽数十年的积弊,成为真正手握大权的一国之主。这便是王韺不主动出击讨伐崔忠献,不明发檄文将崔忠献打成反贼的缘由。有些事情虽要去做,但必须选择合适时机,否则极易好事变坏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想起这些过往,王韺轻抚着自己的大肚子,长叹一声:“与虎谋皮,鲜有善终。局势如此,又当奈何。”

“王上,义禁府主事刘明求见!” 内侍高声禀告。

王韺闻言一愣,沉思片刻,冷漠道:“让他进来。”

“喏!” 内侍领命而去。

不多时,一中年汉子匆匆步入宫门,急切禀道:“王上,谷州急报!大华军队于子时攻打谷州,焚毁城池,抢夺财货,烧毁粮仓。如今杨炯领兵五千,正朝西京赶来,最快明日午时便至。”

“什么?他不是在瓮津登陆吗?怎会出现在谷州?绝无可能,这两地相距近千里,他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腹地谷州?你可知谎报军情是何下场?” 王韺惊诧不已,厉声呵斥。

刘明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大声道:“王上明鉴,卑职便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谎报军情。谷州义禁府连续发来三封急报,前后相继,一封比一封详尽,绝无出错可能。”

王韺皱眉不语,冷声道:“确定是杨炯领兵?”

“确定无疑,义禁府的人亲眼目睹杨炯在谷州北城墙写下‘纵火者杨炯,杀人者大华’十个朱红大字,且清楚瞧见他们身着赤红麒麟服,断然不会有错。”

王韺闻言,沉默着走向沙盘,凝视良久,急声道:“崔忠献可有动作?”

“卑职已飞鸽传书至海、平、黄、豊、瓮津五地的谍子询问。依以往经验推测,此刻崔忠献应该还没有动作,否则卑职应最先收到他们的传书,而非主动去询问。” 刘明自信地推测道。

王韺点头,深吸几口气,叹道:“看来咱们是中了崔忠献的计了。他在瓮津大张旗鼓地接应大华军队,令我们误以为大华的登陆地点在此,事实上也的确让我们的谍子看到大华船只进港,可如今看来,这些皆是崔忠献故意透露给我们的信息。

大华此次共一万人,显然这杨炯的五千人才是从别处登陆的主力部队。观其出现在谷州,又奔向西京的举动,分明是想引诱咱们调兵。一旦咱们将海、平、黄三州的兵力调走,崔忠献必定会大军压境,强攻西京。”

“请王上示下!” 刘明眉头紧锁,恭敬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