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正是张铁柱,彩色照片,拍的非常清晰。
王馨怡已经慢慢进入到了工作状态。她从小学画,经过美院深造,又拜过名师,眼力自是不俗,记忆也是惊人。
她知道,不但要和自己的记忆进行对应,还要按照人衰老的变化及规律,进行样貌还原。
她认真观察着,内心分析推断,这个人十多年前的模样。并在自己那场永生难忘的记忆中,进行寻找,对照。
女儿在正在小游乐场里玩,有滑梯,有秋千,有旋转木马,里面有几个小朋友,周边不远处还分散站着几个家长。
突然有个男人走过来,向她问路,公园最近的出口在哪里。
她并没有转头,随口说了一句,向西边走。女儿坐着木马转过来了,她还和女儿挥了挥手。
那个男人有些可怜地说:“您行行好,哪边是西啊,和俺好好说说,我进来后就转向了,现在着急出去。”
王馨怡有些好奇,转身看了一眼,是一个中年男子。看穿着,听口音,应该是乡下人,来省城游玩或办事的。
她本也是善良之人,心一软,就详细和男人讲了一下出口的方向,并用手比划了一下,要如何走出去。
等她再回头时,身前站了两个女性,也在注视着小游乐场,恰好挡住了她的视线。
她快速从旁边绕过去走向前,看到木马上已经没有了女儿。她马上又找遍了整个游乐场所有项目,都没有发现女儿。
问了周边的几个大人,答案也不一样。
有的说没注意,有的说小姑娘从木马上下来,玩滑梯去了,还有一个女性说,看到一个小姑娘向东面湖边跑去了。
除了问路的男子,在场还有2个男人。和照片上的这个人不像,一点都不像,和时间,以及衰老都没有关系。
她又开始回忆,在整个寻找过程中,见过的男子,并一一对照印证,还是没有发现相似之处。
王馨怡想了很久,又将遗失孩子前后那一段时间内,记忆中有印象的男子样貌,定格为她最擅长的画面。和照片进行比照。
最后还是确定,不仅当时,她从来都没有见过此人。王馨怡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将照片交还给杨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