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瑀连忙跪地谢恩:“陛下隆恩,微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厚望。”
皇帝微微抬手:“爱卿平身。朕念你战功赫赫,又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当重重赏赐。至于你的家事,朕也会有所关照。”
贾瑀感激涕零:“多谢陛下圣恩,微臣万死难报。”
皇帝接着说道:“如今朝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爱卿在前线征战,对朝中之事或许有所不知。那几位皇子为争夺储位,明争暗斗,朕甚是忧心。”
贾瑀神色凝重:“陛下,臣虽在外,但也略有耳闻。此事关系到国之根本,还望陛下早做定夺。”
皇帝叹了口气:“朕也在权衡,只是皇子们各有优劣,难以抉择。爱卿觉得,齐王、楚王、赵王,谁更适合继承大统?”
贾瑀心中一紧,深知这是个极为敏感的问题,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他沉思片刻,谨慎回道:“陛下,微臣不敢妄言。储君之选,当以德行、才能、仁厚为重,还需陛下圣裁。”
皇帝点了点头:“爱卿谨慎,甚好。罢了,此事日后再议。爱卿先回去好好陪陪家人,休整一番,待朕有新的旨意,再行听宣。”
永正皇帝同亲信太监高进忠、周锡安和道士玄清、王道玄、楚王、赵王一同在御书房内商量考虑对贾瑀功劳的奖赏。
永正皇帝坐在书桌前,面色凝重地说道:“诸位,贾瑀此次平乱战功赫赫,朕欲对其重重赏赐,以彰其功。但这赏赐的分寸,还需从长计议。”
楚王拱手说道:“父皇,贾瑀确实功勋卓着,儿臣以为可赐其良田千顷,金银珠宝若干,以显皇恩浩荡。但儿臣觉得,赏赐也需适度,以免其他将领心生攀比。况且,如今朝廷开支颇大,也需为日后打算。儿臣以为,给他五千顷良田,黄金五千两,珠宝十箱,便足以彰显皇恩。不过,这加官晋爵之事,还需慎重,不可让他权势过大。”
赵王微微摇头:“皇兄此言差矣。贾瑀之功,非止于此。儿臣觉得应加官晋爵,许以更高的权位,方能体现其功绩。贾瑀在战场上的谋略和英勇,当得起更高的职位。他若能为我朝继续效力,必能立下更多功勋。依儿臣之见,应赐其为一等侯,加官至六部尚书,再赏黄金万两,珠宝二十箱。甚至可赐予他一些兵权,以保我朝边境安稳。”
高进忠在一旁尖着嗓子说道:“皇上,老奴觉得这赏赐过重,恐其日后居功自傲。不如赏赐些虚名,安抚即可。毕竟人心难测,若他因赏赐而膨胀,对朝廷未必是好事。老奴也是为了朝廷的安稳着想啊。而且,各地平叛进展都不佳,只有贾瑀快速平定两处。功劳巨大。但赏赐太多,恐怕会让其他将领心生不满,觉得朝廷厚此薄彼。老奴觉得,给他两千顷良田,黄金两千两,珠宝五箱,再赐个荣誉称号,也就够了。至于加官晋爵和兵权之事,万万不可啊,皇上!”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