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咸安深知此次行动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性命难保。因此,他精心谋划,巧妙伪装,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商人模样。
为了不引人注目,他选择在夜幕降临之后悄然出发。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道路两旁的树林里不时传来夜枭的叫声,让人心惊胆战。
然而,越靠近南越北方阮才的势力范围,危险也就越大。沿途设置了重重关卡,敌军的巡逻队更是频繁出没。郑咸安心知不能硬闯,只能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过人的机智,寻找那些防守薄弱的地方悄悄通过。
有好几次,他差点就被敌军发现,但好在他反应迅速,及时躲进了附近的草丛或岩石后面,这才化险为夷。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苦跋涉,郑咸安终于成功穿越了阮才的势力范围。
此时的他已是疲惫不堪,但心中的使命感却支撑着他继续前进。又经过一段漫长的路程,郑咸安终于远远望见了南越的升龙府那巍峨的城墙。
到达升龙府后,郑咸安以大淳使者的身份求见南越丞相黎顺。然而,黎顺府前的守卫却对他百般刁难,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警惕。
“你自称是大淳使者?可有信物?”守卫语气不善地问道。
郑咸安不慌不忙,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沉稳而坚定。他从怀中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信物,镇定自若地说道:“此乃我大淳与贵国联络的信物,烦请速速通报黎顺大人。”
守卫见信物不假,这才勉强进去通报。过了许久,郑咸安终于被带入府中。
府内,黎顺高坐堂上,目光审视着郑咸安,缓缓开口道:“大淳使者?所来何事?”
郑咸安恭敬地行礼,然后微微仰头,嘴角含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说道:“黎顺大人,如今阮才势大,对您虎视眈眈。我大淳愿与您携手合作,帮您打击阮才。《论语》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阮才拥兵自重,只图私利,不顾大义,实乃小人之辈。我大淳秉持正义,愿助您成就平定叛乱之美事,此乃大义之举。”
黎顺微微眯起眼睛,心中一动。原来这黎顺也是儒学弟子,听闻郑咸安引用儒家经典,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关注。
黎顺假意说道:“合作?哼,大淳能给我什么好处?若只是空口白话,这合作怕是难以达成。”
郑咸安双手背后,踱步向前,潇洒非凡。他深谙黎顺的心理,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您的顾虑我明白。阮才兵强马壮,您虽占据优势,但也难免担忧。与我大淳合作,您就如同增添了坚实的后盾。我们不仅能提供精良的军备,还能在战略上给予支持。前段时间,我军与阮才交战,以少胜多,将其几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您想想,若有我大淳相助,阮才岂有不败之理?《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今您与我大淳合作,便是占尽人和,必能成功。您想想,若阮才得势,他会容忍您手握国王的信任吗?恐怕到时您的处境会极为艰难。”
黎顺暗暗点头,对郑咸安的儒学功底颇为赞赏,态度也稍有缓和,说道:“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这好处还不够诱人。”
郑咸安双手抱胸,昂首挺胸,口若悬河:“大人,您此言差矣。阮才拥兵自重,早已不把国王放在眼里,若他得逞,这南越的天下还不知是谁的。我大淳的军备精良,远超贵国,定能助您一臂之力。《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当下首要之事便是击败阮才,其他皆为后话。《论语》又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人您与我大淳合作,乃是和而不同,共为正道。”
黎顺眼中闪过一丝欣赏,说道:“还不够,我要大淳开放边境贸易,让我南越的货物能在大淳畅通无阻。”
郑咸安回应道:“大人,开放边境贸易并非不可,但这需要双方逐步协商,一步一步来。如今局势紧迫,当务之急是先解决阮才这个心腹大患。《论语》曰:‘欲速则不达。’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忽略了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