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二章 始乱终弃

一纸千金 董无渊 1265 字 2个月前

在未抵达应天府前,显金召集李三顺与恒溪在水面上摇摇晃晃的小船舱里开了个短会,告知了百安大长公主意图以宣纸行钞的主意,恒溪当下高兴得直呼“老天保佑!三清道尊庇护!阿弥陀佛,孔圣人显了灵!”

儒释道三家,都感谢完了,真是个处处留情的忠实信徒。

显金笑,“我也觉得是个好机会。”

“何止是好机会!若真成了,咱们宣纸便是天下头一份儿!”恒溪激动得脸蛋通红。

李三顺却翘着二郎腿坐在矮凳上,肩怂成虾弓,手指曲着无意识地敲打矮凳的边角,嘴巴紧紧抿着,一直没说话。

显金看向李三顺,歪头道,“李师傅?”

李三顺回过神来,迟疑片刻后道,“用宣纸行钞...那咱们的作坊,要不要搬到京师?”

显金想了想,“宣纸之所以为宣纸,是因为只有宣城府独有的山涧泉水与泾县及其周边县才有的青檀树皮,才可制成,我认为不能搬。”

一山育一水,一水孕一草一木。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离开了宣城府的宣纸,还能叫做宣纸吗?离开了青檀树皮的纸浆,还能制成“光洁如玉,墨变千万”的宣纸吗?

自百安大长公主提出“以宣纸行钞”的提议后,显金反复思考了很多。

李三顺听显金言罢,紧绷的虾弓终于放松起来:他贼担心显金被繁荣晃晕了眼界,为了干成事,不管不顾地北迁作坊!

就算他们原班人马出动,水不同、稻草干燥不同、气候不同,最重要的原料不同——就是来了大罗真仙,也没办法做出一样的纸!

李三顺拍拍胸脯,换了条腿跷,松口气,“还算你个狗东西脑子拎清。”

显金道,“行钞是千秋万代利民利市之要事,你我之辈莅大任,更需锤大德、历大劫、忍大气,方可成大果。”

李三顺:?请说人话。

显金立刻转口,“这门生意咱们得好好做!既要赚大钱,又要存口碑,里子面子都得要!”

李三顺点头,这还差不多。

恒溪在经历最初的兴奋后,大任务来临时的惶恐如潮水般来袭,皱眉,“若作坊不搬,这笔生意咱们困难重重啊——以宣纸行钞相当于和朝廷做生意,朝廷提要求,咱们要满足,贡品尚且有三改,行钞的要求和改动只会更多!宣城府与京师一来一往,走水道再行官道至少也需二十余天!一来一往就是仅两个月!这么长的沟通时间,我们需要几年才能做成呀?其中舟车劳顿的费用、人力费用、先期投入的费用...从何而来?”

恒溪不敢深想,一想就头皮发麻,脑子里一团全是浆糊。

这玩意儿听上去光鲜亮丽,可实际坐起来,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挣钱。

暂且不提给朝廷办事有多难!——这跟普通甲方提需求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