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印度舞蹈艺术

这就是印度 开心可可 2653 字 3个月前

合十印通常代表着尊敬、感恩和祈祷。当舞者做出合十印时,他们可能表达对神明、导师或观众的敬意。这个动作也可以象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以及与宇宙能量的连接。合十印还可以表示和谐与统一,强调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灵的融合。在一些宗教仪式或冥想练习中,合十印被用作唤起内在的宁静和平静。它提醒人们放下杂念,专注于当下的美好,并与周围环境产生共鸣。总的来说,合十印在舞蹈中的运用可以传达出多重的意义和情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体验和思考。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成为了一种传递精神信息和启发灵魂的媒介。

佛教中有许多常见的手势,其中合十印尤为特别,因其广泛应用于各类佛教活动之中而备受瞩目。

合十印本是源自印度文化中的一种日常礼节手势,人们通常会在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感激与祝福之意。这个手势最早可追溯至印度古代典籍《梨俱吠陀》的记载。具体做法是将双手合十,并同时口念“Namaste”一词,以此向对方表达诚挚的敬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十印逐渐融入宗教领域并趋于仪式化后,其所蕴含的意义也变得愈发庄重肃穆:

当合十的双手高举过头顶时,意味着对神灵怀有敬畏之心且无比虔诚;若将手掌举至额头前方,则代表着向年长者致以崇高敬意;而当手部位置处于胸前时,则表明是在向同辈施礼、问候。

不仅如此,在舞蹈表演中,合十印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那些充满仪式感的纯粹舞蹈段落里,舞者们会按照特定顺序运用此手印,先敬天、再敬师长,最后向观众致敬。

而在叙事性舞蹈中,合十印更是大放异彩。它与各种不同的姿态相互搭配,针对不同对象采用各异的方式,其所传递出的含义也随之产生微妙变化,或是祈祷,或是表达敬重、祝愿以及行礼等多重情感。

佛教将这一手势融入其中,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理解中,还是在宗教仪式活动里,亦或是在见面问候应酬之时,佛教信徒都会用合十印念叨着"阿弥陀佛",以此表达出友善与和平的态度。合十印在造像艺术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常常可见于供养者对佛像的景仰之情。

无畏印,不仅要应对外界的纷扰,更需直面来自内心深处的严峻考验。佛陀凭借其超凡的智慧,为虔诚的信徒驱散内心的恐惧阴霾,引领他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地踏上正途。因此,佛便施展无畏印,寓意着守护、慈悲以及消除恐惧。

在犍陀罗的造像作品中,无畏印被用于展现说教的行为;而在中国的经典壁画里,当佛陀采用这种姿势时,则象征着一个攻击目标已被他成功征服。

无畏印源自印度古老的礼仪传统,当长辈面对晚辈或者天神面对信徒时,会将手掌心朝前,展露出手掌内部由朱砂描绘而成的吉祥图案,以此传递祝福、抚慰并给予庇佑。

湿婆在舞王形态中右手上举,示“无畏印”,意指“不畏惧”,展现了印度教中神对信徒的关怀与赐福。

湿婆感觉到人们对未知的恐惧,便许诺他们以火祭的力量控制周围的世界。抬起的左脚让体态富有恒动之美,但湿婆是平衡而安定的,他的姿势展现了其作为天真之主的稳定自在。

“右”在神话学语汇中有着特殊意义,代表精神世界的半侧、平静与宁思。身体左侧与物质世界的节奏相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舞蹈中,舞者通过示此手印,来模拟舞王形态的湿婆神。亦或用于表演众天神的角色时,展现其显现神力,向信徒给予赐福。该手印在舞蹈情境下同样是向观者传递出代表神只旨意、吉祥、祝福的信号。

说法印/转法轮印

该印表现佛陀于初转法轮时的状态,象征佛陀说法,法轮亦能摧破所有烦恼和障碍,使身心清净。

该手印产生自佛陀在印度北方邦的鹿野苑初转法论宣扬他的第一次布道。

在佛造像艺术上,一般情况下,只有释迦牟尼示出使这个手印,除了作为规则的示范者时的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