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的吉祥题材石雕作品
在清东陵中还有许多佛教、道教等宗教中的吉祥题材石雕,尤其是在各帝、后陵的石五供以及乾隆帝裕陵的地宫内随处可见;[25]其中的佛教雕刻主要包括三世佛、四大天王、五方佛、五欲供、八大菩萨、二十四佛、佛花、法器以及藏文、梵文经咒等题材。[1]同时,清东陵内还大量使用了佛教中供奉在佛像前的“轮”(法轮)“螺”(法螺)“伞”(宝伞)“盖”(白盖)“花”(莲花)“罐”(宝瓶)“鱼”(金鱼)“长”(盘长)等八种神器、又名“八吉祥”的“八宝”。
民俗文化中的祥瑞题材石雕作品
清东陵石雕中还有大量民间文化素材,体现了“祈福文化”的主题,大多集中在各陵的石象生、朱砂碑、石祭台、华表以及丹陛石、券脸石上,主要是赋予某些珍禽瑞兽(如狮子、麒麟、大象、鹿鹤、骆驼等)、花木虫鱼(如松、竹、梅、兰、菊、牡丹、灵芝、萱草、荷花等)、器物(如古钱、典籍、犀角、宝珠、如意等)以及特定的几何图案(如圆环等)以吉祥含义,例如狮子象征“吉祥和权利”、骆驼象征“忠义”、獬豸象征“勇猛”等。
儒家文化中的吉祥题材石雕作品
由于儒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封建帝王统治,所以儒家学派在清代也产生一定影响,在清东陵景区中主要体现在“礼”“乐”“四艺”“致仕”等方面,因此,清东陵有许多反映儒家文化的石雕作品,其中,在裕陵、昭西陵、慈安陵、慈禧陵的石祭台上分别刻有炉、鼎、爵等礼器,体现了有关“礼”的题材;而在孝陵、景陵、裕陵的朱砂碑上,以及孝陵、景陵、昭西陵、定陵的石祭台上均雕有磬[qìng],景陵石祭台上雕有钹[bó],裕陵石祭台上雕有管、笛、笙、板、钹,昭西陵石祭台上还雕有钟,慈禧陵石祭台上雕有钹和笙,体现了有关“乐”的题材;景陵、定陵和裕陵的华表上雕有棋、书、画,昭西陵、定陵、慈禧陵、慈安陵、惠陵的石祭台上均雕有琴、棋、书、画,惇怡皇贵妃的朱砂碑上还雕有琴、书、画,体现了有关“四艺”的题材;此外,慈禧和慈安陵神道碑亭的券脸石上雕有“太师少师”“封侯挂印”等,体现了有关“致仕”的题材。
碑文
据不完全统计,清东陵中有顺治帝的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共计1千余字汉文;有康熙帝的景陵圣德神功碑碑文,共计4千余字汉文;有乾隆帝的裕陵圣德神功碑碑文,共计2千余字汉文;还有其他碑文,共计近2万字汉文。其中,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以弘扬康熙“在位六十余年,功德隆盛,文章字数甚多,一碑不能尽载”为由将镌刻康熙大帝一生文治武功的圣德神功碑亭诏建两碑,一刻汉字,一刻清文,每个碑文长达4300余字,记载了康熙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清东陵随葬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清东陵的随葬品主要来自于裕陵地宫、菩陀峪定东陵地宫、容妃地宫和纯惠皇贵妃地宫中。
裕陵地宫随葬品
裕陵地宫中葬有6位皇室成员,包括“一帝二后三皇贵妃”,不仅是四座地宫中内葬人数最多的,而且内葬人物的品阶等级配置也高于绝大多数其他的清代皇陵,因此该地宫中的随葬器物较为可观,主要包括日用首饰、日用实用器物、素日喜爱之物等,不但器物数量较多,而且相较于其他三座地宫而言,该地宫中出土的器物种类也较为丰富。按照这些随葬品的主体材质,可将其分为铜器类、金器类和宝玉石类三大类。其中,铜器类主要有镀金铜锁、铜佛和铜爵等;金器类随葬品数量较多,主要为各式首饰,包括金帽顶、金鼻烟壶、金磬、金龙、金簪、金桃、金荷花、金团花、金鹤、金鸭、金花蝈蝈等;宝玉石类主要有猫睛石、琥珀珠、珍珠手串、珊瑚珠串、玉簪、玉镯、玉葫芦、玉狮、玉兔、玉鱼、玉羊、玉蝉、玉人、松石坠、琉璃坠、松石佩件、碧玉山水诗文方坠等。
菩陀峪定东陵地宫随葬品
菩陀峪定东陵地宫中出土的随葬品相较于裕陵地宫而言数量较少,多为孝钦显皇后的衣物和被褥等种类,例如龙袍、夹袍等。按照这些随葬品的主体材质,可将其分为木器类、绸缎类、绒类、绫类等四大类。其中,木器类主要包括香册、香宝,如孝钦显皇后香册和孝钦显皇后香宝等白檀木制品;绸缎类主要有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绿刍[chú]绸平金绣福字女夹衣、雪青缎平金绣团寿女夹袍、陀罗尼经被、织金团龙圆寿缎带等;绒类主要有铺绒加金丝绣荷花褥;绫类主要有堆菱荷花枕套。
容妃地宫随葬品
容妃地宫出土的随葬品主要包括首饰、衣物、荷包、如意以及带有随葬性质的发辫和牙齿等,种类较为丰富,根据随葬品的主体材质,可将其分为金器类、银器类、铜器类、石器类、锦缎类、其他类等六类。其中,金器类主要有金耳环、金花、金佩饰、嵌宝石金质蝙蝠等;银器类主要有银镀金纽扣;铜器类主要有铜纽扣;石器类主要有猫睛石;锦缎类主要有宋锦、堆绫荷包、吉祥帽、哈达残片、黄地暗花团龙杂宝缎、驼色地五彩加金寸蟒祥云妆花缎等;其他类为部分因出土时严重朽烂而导致质地辨别不明的随葬品,主要包括蓝地妆花织龙袍料(残片)、黄地暗花八宝绫(残片)、龙袍(残片)、荷包、发辫、木柄如意等。
纯惠皇贵妃地宫随葬品
纯惠皇贵妃地宫出土的随葬品数量极少,主要包括1枚嵌6颗钻石的金戒指、2个宝石坠、1只耳环勾以及12个大小铜镀金纽扣,并且这些出土的遗物均没有编号。[20]
文化展览
截止到2021年,清东陵景区已经推出了“清东陵第一景观”“建筑知识体验馆”“皇家建筑体验展”“清史警鉴苑”等有关清代陵墓建筑的一系列皇家建筑文化展览。而在清东陵景区举办的“清东陵徒步大会”活动中还有“翰墨留香·慈禧文物展”“震撼的遗珍·裕陵文物展”等文化展览。同时,清东陵景区还融合了“文物展示”“古代建筑文化体验”“摄影”“研学”等多个元素,在清东陵以及唐山市、杭州市、苏州市等地的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展示中国古代匠人纺织、雕刻等技艺的“清东陵文物展览”。此外,清东陵景区还推出了集文化展览、购物和加工于一体的体验馆,向游客们展示大清皇家银器、玻璃画、铁画、满族剪纸、刺绣等文物。
清东陵徒步大会
截止到2023年,清东陵景区已经连续11年举办了“清东陵徒步大会”,该项活动以“用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保护文物”为主题,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周末户外健身的一大品牌,其目的是将国家全民健身目标与清东陵的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让参与者在运动中探索清东陵的历史文化,以得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教育。
2023年的“清东陵徒步大会”由遵化市委、市政府和唐山清东陵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并由遵化市文广旅局、清东陵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等承办,全名为“2023金融街·古泉小镇杯”清东陵福地踏青徒步大会,于4月15日举行,起点为清东陵景区游客中心的“彩虹门”,沿着孝陵主神路延伸到裕陵神路,终点为裕陵小碑楼,行程共计约为10千米。该徒步大会还增加了“翰墨留香·慈禧文物展”“震撼的遗珍·裕陵文物展”等文化展览,以及金融街·古泉小镇泡汤休闲项目。
物产
清东陵景区内植物物产资源丰富,生长着人参、地黄等野生药材,还有小麦、芝麻等多种农作物以及苹果、樱桃等各类瓜果蔬菜,并诞生了“东陵白玉米”“东陵大樱桃”“京东板栗”等特色物产。
截止到2021年,清东陵景区内已种植了约2平方千米的农作物,同时,景区内的垂钓园、蔬菜采摘园以及中草药采摘园等项目也已经初具规模,栽种有玫瑰花、鸡冠花、串红、丁香、向日葵、万寿菊、连翘、金银花、大丽花、黄金瓜、松柏树、桃树、冬青、本地倭瓜等植物。此外,清东陵景区内的石牌坊至大碑楼如今已经成为了有机蔬菜水果生态采摘园,主要种植了蘑菇、茄子、西红柿、青椒、红薯、东陵白玉米等蔬菜,以及美国大樱桃、甜瓜、西瓜、草莓、蟠桃等水果,还有核桃、花生等农作物产品,游客可在此体验亲手采摘。[1]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美食
清东陵景区内有包括糕点、板栗、咯扎等在内的许多传统美食,其中,“东陵糕点”又可分为“龙井饼”“蹦蹦酥”“十八件”“七星点子”“萨淇玛”等许多品种;清东陵的“京东板栗”因具有“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等特点而闻名;[1]而“咯扎”又称“搁着”,是河北省唐山市的一种由豆面做成、似饼形的面食小吃,同时也是当地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
价值和意义
历史价值和意义
清东陵作为清朝入主中原后所建立的第一处陵寝,被誉为中国陵寝建筑之典范,不仅是中国清朝历史的佐证,也承载了清王朝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时代记忆,从侧面反映了自清初至清末以来的整个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及价值。
在整个清东陵陵区内,不仅有清朝时期规模最大的“关内第一陵”——孝陵,有典制大备的景陵和清朝时期规制最高的景陵皇贵妃园寝,以及葬妃嫔最多的景陵妃园寝,还有清朝第一座皇后陵——孝东陵,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昭西陵、裕陵妃园寝等陵寝,此外,还有裕陵、定陵、定东陵、定陵妃园寝、惠陵、惠陵妃园寝等一系列各具特色及历史渊源的皇家陵寝,甚至还有荣亲王园寝、十二贝勒园寝、端慧皇太子园寝等众多陪葬墓。作为皇家陵寝建筑代表的清东陵还体现了中国封建集权制度下的等级森严以及中国王权制度下的皇室风貌,不仅为后人了解清朝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也为中国研究和学习陵寝建筑提供了极高的实物科考价值。
科学价值和意义
清东陵陵寝工程是当时国家的“天字第一号”工程,动用了国库的黄金白银,并由朝廷重臣监督能工巧匠营建,采用的也是当时国家最高级且珍贵的建筑材料、最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生产工艺,以及最高标准的建筑规范和形式,清东陵建成之后还实行了当时最完善的管理方法,并派出国家装备最精良的军队去保护,如今这些古建筑绝大多数保存完好,文物价值更是独一无二。同时,由于其规模、规制、技术、用料、质量等均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制约,因而成为了当时国家荣辱兴衰的一个表征,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意义。此外,清东陵内葬人物大多声名显赫,这些皇室成员及其事迹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也都独具特色,并遗留了大量的历史疑问给后人研究和探讨。
由此可见,清东陵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绝唱”,每座皇陵都能折射出在其所处具体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科技等方面的状况,是研究及考察清代建筑尤其是陵寝建筑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发现和研究清史珍贵实物资料较为集中的地方,可以起到“证史”“佐史”“补史”的作用。通过教科书上无法找到的清东陵实物资料的展示,后人也能从清东陵的陵寝布局、建筑式样、装饰材料等方面直观地了解到当时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而更加准确地研究和把握清朝建筑相关资料乃至整个清朝的历史。正因如此,清东陵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得到了中国考古学家及文献学家的重视,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考古学和文献学的史料来源。
艺术价值和意义
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中国陵寝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期的杰出代表,其规模之宏大、规制之完备、体系之完善、布局之规整,在中国现存清代陵寝建筑中首屈一指,且其建筑艺术已然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在建筑形制、布局、组合、工艺上都有许多自己的建筑特色。同时,清东陵也是风水学、哲学、艺术美学、景观学、丧葬祭祀、宗教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并被联合国遗产专家评价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作为运用中国独创的传统“风水”理论,将陵寝建筑巧夺天工的人文艺术与周边自然山川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清东陵精心选址,“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综合考察了气候、山川、河流、土壤、植被、高低、广狭等若干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而在建筑序列布置上,又构成了极具变化的空间环境,使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清东陵不仅建筑样式多变,建筑类型齐全,而且装饰彩画种类多样,雕刻艺术方法讲究且材料多样,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以及中国建筑学中“源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更承载着中国发展至今最为完备且复杂的丧葬、祭祀文化,并通过建筑和装饰阐释了中国封建时期持续几百年的权力观与世界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小主,
开发与保护
开发
清东陵文物管理部门本着“有效保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清东陵进行了旅游开发。1978年,清东陵景区正式对游客开放。1991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编制了《清东陵总体规划(2000—2020年)》,该规划于1992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后又于2003年得到了进一步修编。进入21世纪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清东陵年均接待游客人数达到40余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到了1600余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超过6000万元。[17]2001年1月,清东陵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左右,清东陵景区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建立了业务关系,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10月,清东陵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在景区管理与建设方面,清东陵还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随着清东陵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该景区还举办了推介招商会、旅游产业博览会、文创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在此期间,清东陵还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旅游精品”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为带动周边村庄“旅游富民”,先后建成了“守陵人家”博物馆、官房、裕小“村史馆”等文化景点。此外,保护区还通过挖掘宫廷技艺及皇家文化,启动了“清东陵——马兰峪金银小镇旅游线路”,以推动金银加工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截止到2021年,清东陵保护区内已有30余家金银加工厂、50余家家庭手工作坊,平均每年可以加工150吨至200吨白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由于清东陵景区属于古代帝王墓葬景区,其所有的地上及地下部分都属于文物保护范围,在具有较强文化属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景区的开发。目前,清东陵景区工作重点还是偏重于文物保护方面,没有挖掘其它的旅游价值,如今该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的人数近60万人次,其经营收入主要还是依靠门票收入,此外,景区每年还要投入巨大的运营成本,其中,单是每年灭火器的更新费用就需要十几万元,景区一整年的运营成本共计可达1000余万元。
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东陵随着“清东陵文物保管所”的成立才逐渐得到中国政府的专项管理和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持和恢复原有风貌,除对原存古树进行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外,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栽植树木,绿化造林。1961年3月4日,清东陵被中国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起,清东陵又在各陵神路两侧及一些重点地段恢复仪树带。1999年,河北省出台了《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
2000年11月30日,清东陵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遗产项目的重要部分,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缔约国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全票通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遗产专家评价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