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桩能影响京师房价的特大迷案(第二更)

大宋神探志 兴霸天 3376 字 3个月前

狄进稍加沉吟,转向院外:“那群五台山僧人还在么?”

“在!”

五台山僧人与皇城司对峙,自然免不了暴露痕迹,如今已经被狄湘灵探得七七八八:“一共五人,其余四个武僧都称呼吴景为大师兄,身手相当了得,进退之间更有默契配合,便是我也难以一战将他们全杀了,跑了一個都后患无穷!不过五台山里,也绝对没有多少这样的武僧,再招收些好手助阵,纵横一地都绰绰有余了!”

这种纵横一地的风格,倒像是历史上九十年后,宋江带着一帮兄弟造反的路数,那真是小股部队转进如风。

狄进确定对方的战斗力后,也明了道:“难怪乞儿帮会助那吴景,能让这帮武僧欠下人情的机会并不多,而这群人既然连乞儿帮都用,也是不择手段了……和皇城司对峙时,乞儿帮有出面么?”

狄湘灵摇了摇头:“这就不知了。”

她忙着卖房呢,哪里顾得上一群和尚和乞丐,有没有联合敌对一群特务?

狄进却觉得,姐姐既然要在京中发展,这群地头蛇的动向就必须关注,不能临到冲突了,再提锏杀过去。

当然,两人的性格不同,狄进不会强求姐姐按照自己的做事节奏来,但也分析道:“开封府衙一直在搜寻吴景的下落,他能藏到现在,或多或少肯定有地头蛇的庇护,我准备与吕推官合作一番,顺带问一问那灭门的惨案,做到心中有数。”

陈尧咨身份太高,很少插手实际事务,除非是刘从广那种外戚出了大事。

判官王博洋的定位是府尹副手,其实也是衙门里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京师当地的案情他都有干涉之权,不过此人有些眼高手低,心中也不会真的对一个尚无功名的士子过于重视,自从刘府破案后,双方就再无往来。

倒是推官吕安道沉稳老练,比较合狄进的眼缘,显然狄进也很合他的眼缘,因此在刘府案子结束后,来往了几回,双方交情不错。

请访问最新地址

一听狄进准备问一问当年的大案,狄湘灵眉头扬起,也有了兴趣:“六哥儿决定出手了?”

“一家三十五口,被摘去头颅,下葬至今不得全尸,如此大案别说三年,恐怕十年后都不会有人遗忘,我如今名声在外,恐怕是避不开的,但也不急于一时,科举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狄进思路清晰:“我们先做好前期准备,等到时机成熟了,什么时候正式查案,以什么样的身份正式查案,再来把控,绝不能被那群报仇心切、丧心病狂的武僧驱策行动。”

狄湘灵十分赞同:“正是这个道理!好,你去寻那推官询问官府的记录,我去关注一下乞儿帮的动向,看看那群老鼠近来又在弄什么邪门歪道!”

……

当狄进的请帖送入吕安道租的家中,这位开封府推官,第二日就应约而来,还带了一份不值钱却颇具心意的礼物。

狄进双手接过,翻开看了一页,顿时露出重视之色:“这是一位刑名的笔录?”

“确实是一位老刑名所写,亦是老夫昔日的好友,与他的尽职尽责相比,老夫当真愧对如今的开封府推官之位啊!”

吕安道本来相送时还有些忐忑,见到狄进的态度,顿时露出欢喜之意,微微一笑,脸上皱纹展开,也流露出几分追忆之色。

他看上去很老相,其实才刚过四十岁,不过古人五十岁都知天命了,四十岁也是不惑之年,对于平民来说,这已经是老人阶段,对于底层官员来说,倒也确实不年轻了。

狄进不是故作重视,他真的挺需要这类刑名笔录,宋慈写《洗冤集录》,也不是仅凭一个人的智慧,或者如电视剧里面,完全是其父熏陶,而是历任地方,在基层磨砺多年,总结了诸多前人的智慧,最终厚积薄发。

这个过程里面,他的上司、同僚、下属,都给予过诸多的帮助,而宋人喜欢写笔记笔录,这些笔记里面有的更是记录着一生的经验所学,相当于一门传承,每一本刑名笔录,那都是推动《洗冤集录》的经验条,岂能不重视?

狄进不会在这个时候细看,但正如晏殊看了残稿的第一段,就被其中人命大如天的核心理念所吸引,他也只看了第一页,就赞叹道:“验尸时,别的官吏每每避之不及,亦或掩鼻不屑,这位刑名却愿意亲自接受尸首察验,单就这份慎重的态度,就着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