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见的是,契丹和溪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有所行动。所以,大家要抓紧时间休息调整,因为接下来必将迎来一场激战。”房俊深知吃了大亏的敌人绝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届时他们必定会四处搜寻自己一行人的下落。
房俊这里仅有八百名士兵,但每人都配备了三匹战马。然而,重甲骑兵在转移时的速度远远不及轻骑兵。
"小三,这场战斗如何进行,完全听从你的指挥。你决定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此刻,每个人都对房俊钦佩至极,他对战局的掌控能力实在令人惊叹。
就在刚刚,如果换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留下来看热闹。一旦留下,他们必定会被困在原地无法脱身。
"据我推测,契丹和溪族将会展开大规模的搜捕行动。目前,我们必须先出海。" 房俊摊开地图,目光投向大海。
雍奴这片土地既广阔又狭小,三万大军展开搜寻,自己根本无处藏身。而且此时,契丹和溪族对自己恨之入骨,士气高昂,若与他们正面交锋,必然会处于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策略是让敌人愤怒却找不到目标来宣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的警惕性会逐渐降低,而当他们松懈下来时再发动攻击,效果将异常显着。
"太好了!我们立即动身离开。"
李佑送来的大部分粮草并没有被送回天津城,而是被运往了海上的一座小岛。这是房俊在截获李佑的粮食后所做出的特殊安排。
毕竟,与蛮族作战时,最关键的便是粮草供应。汉族人并不擅长在平原上进行骑兵战斗,而且对于马匹的饲养也远远不及蛮族。
因此,军队对后勤的依赖性非常大,而要保持战马的战斗力,就只能依靠后勤提供的精良饲料来实现。
实际上,选择进入海岛也是房俊精心策划的一步棋。目前尚未到台风季节,如果是在台风季节,他或许更愿意留在这里与契丹人决一死战。
"包大海,去探查一下溪族部落的情况。"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惊愕之色。房俊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不仅打算消灭这些入侵的敌人,还要继续北上攻打溪族吗?这也太凶猛了吧!
"小三,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于轻率了啊。"
"老大,我只是去了解一下情况而已。" 房俊心里清楚,现在谈论那件事情还为时过早。
溪族虽然只是一个小部落,但其所能拼凑起来的军队数量,少说也有六七万人之多。房俊若是扬言要攻打溪族,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之事。
“那就好,你切不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啊。”毕竟,打仗不仅需要充足的粮草作为后盾支持,还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以目前雍奴的实力来看,想要自保尚且有余,但若谈及主动发起北伐,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又不蠢笨。”
当他们一行人进入海岛已有半日之时,突然有消息传来:果真如之前所料,契丹和溪族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拉网式搜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包大海和程大旺所率领的队伍处境都极为危险。甚至,已经有好几位兄弟惨遭杀害。房俊获知了这个消息后,也只能无奈地叹息一声。
毕竟,打仗就必然会有人伤亡,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对于战争进程的走向及结果,他也是难以完全把控的。
契丹和溪族此番南下,乃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因此,这一仗无论如何都是必须要打的。
“小三,所幸那些兄弟们并未暴露我们爱字营其实是重甲骑兵的秘密,同时也没有给战马上配备马蹄铁。”
尉迟宝琳轻声安慰道:“他们死得英勇壮烈,为了保卫家园,在沙场上奋勇杀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这就是军人的宿命啊!”
程处默也走上前来,拍了拍房俊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小三,打起仗来难免会有人牺牲,不要像个娘们儿似的哭哭啼啼。”
房俊的脸色愈发阴沉,他霍然站起身来,高声吟诵道:“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回荡在空气之中。
尉迟宝琳和程处默不禁被房俊所作之诗深深打动,纷纷站起身来,喝彩声此起彼伏。
“好!好诗啊,房二郎当真是才华横溢,无愧为我大唐第一才子。”尉迟宝琳激动地说道。
程处默同样豪情满怀,他紧握拳头,激昂地喊道:“好,好一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咱们这些武将的心声啊!胡奴们,总有一天我程处默定要将你们彻底消灭!”
房俊微微眯起双眼,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气。他暗自思忖道:“用不了多久,你们便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誓言。”
此时此刻,三人的心境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炽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十六字方针不仅适用于战场上的战术策略,更是一场心理战的较量。人类内心深处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当他们无法发现敌人时,便容易产生懈怠情绪。
而正是这种懈怠,成为了房俊发动致命一击的绝佳时机。他犹如潜伏在暗处的猎豹,静静地等待着猎物放松警惕的那一刻。
一旦敌人露出破绽,房俊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攻击,让敌人措手不及。
这便是他的制胜之道,利用对手的心理弱点,出其不意地给予致命打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房俊凭借着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巧妙地运用十六字方针,将心理战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