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太后有恙】

九锡 上汤豆苗 1606 字 3个月前

陆沉便道:“殿下应该能理解,因为当年的一些事情,江北很多百姓对大齐朝廷缺乏信任,他们不知道大行皇帝在这十多年里做了多少事情,也不知道江南的百姓其实生活得还不错,即便偶尔道听途说,也很难改变他们的固有印象。”

李宗本点了点头。

陆沉轻叹一声,又道:“但是伪燕乃至景国对待这些百姓堪称暴戾。殿下可知,定州北边的宝台山中有个七星帮?”

李宗本道:“孤知道,父皇为你赐婚的两位女子,其中一位便是七星帮之主林颉的女儿。孤还听说,这位林帮主是江湖评定的武榜第一。”

“草莽戏言,不值一提。”

陆沉一言带过,随即正色道:“十六年前,也就是旧都失陷之前,七星帮算上老弱妇孺共有八千余人,殿下可知如今有多少人?”

李宗本静静地看着他。

“四万六千余人。”

陆沉神情肃然,继而道:“这新增加的三万余人,并非是拖家带口整整齐齐地遁入宝台山落草为寇,他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血债,都有亲人死在景廉贵族和伪燕权贵豢养的鹰犬手中,有的人甚至是满门尽丧,只有他自己逃了出来。数万笔血债便是数万個破碎的家庭,而这仅仅是宝台山周边被景国和伪燕占据的地盘,如果放大到整个江北大地,不知有多少人家破人亡,不知有多少白骨累累。”

李宗本面上浮现一抹煞气,手掌不自觉地握紧杯盏,手背上的青筋清晰可见。

陆沉长吁一口气,叹道:“不论荣国公还是厉大都督,对于边军将士最严厉的要求就是军纪。因为江北百姓的处境太过悲惨,如果我军不能区别于敌人,他们又怎会心向大齐?那样的话北伐只是一场幻想。”

李宗本缓缓松开杯盏,诚挚地问道:“依伱之见,朝廷该做出哪些具体措施,从而收服江北百姓的人心?”

陆沉稍稍思忖,道:“最直接的法子莫过于减轻他们肩上的压力。殿下,江北连年战事不休,百姓急需休养生息,若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一方面可以收服人心,另一方面也能让边军将士更加安心,毕竟边军很多人都是江北人氏。”

“言之有理。”

李宗本微微颔首道:“等登基大典之后举行朝会时,便由你来建言减免江北三州的赋税,再由朝堂诸公商议,如何?孤知道这非军务,但你在江北待的时间够长,对各方面的情况最了解,又清楚边军的现状,乃是建言此策最合适的人选。孤倒是可以让旁人来提,但远远不及你说话的分量。”

陆沉望着他诚恳的目光,一时间有些恍惚。

这目光似与李端有几分相似,但是隐隐又有些不同,只是在这片刻之间很难厘定清晰。

他没有过久犹豫,低头道:“殿下体恤江北百姓,臣自然责无旁贷。”

李宗本既欣慰又忐忑地说道:“不瞒你说,孤直到现在仍然很惶恐。父皇为大齐操劳一生,不惜以自身的寿数为代价,只为给孤留下一个不算艰难的局面。孤唯恐行差踏错,有负父皇的期望,还好朝中有李薛二相,边疆有荣国公、怀安郡公和你,否则孤真不知该如何理政。”

对于陆沉来说,这番话就不方便回应了。

李宗本不是李端,陆沉和他之间终究没有那么亲近,有些时候可以直言,有些时候必须沉默。

一如此刻。

李宗本见状便话锋一转道:“翟林王氏现在何处?”

陆沉心中一凛,面上坦然道:“江北,靖州旬阳城。”

李宗本沉吟道:“关于如何安置王安这位名士,孤想听听你的意见。”

陆沉冷静地说道:“殿下,虽说举贤不避亲,但是王安的身份不同旁人,臣不宜胡乱建言,此事理当由殿下裁断。当然,殿下也可以问询李相和薛相的意见,他们肯定比臣更擅长处理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