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活着也死了

至于说卫国、鲁国之类的国家?他们肯定有能力集结出五万大军,只是他们暂时并未征召过超出周礼限定的部队。

吴君寿梦带了三万多吴军离开。

晋军对吴国实施入侵之后,前后消灭的吴军大约是四五千?

现如今吴国境内肯定是集结不出五万军队了。

“解决了楚国和吴国,老夫明年要率军讨伐鲁国。”郤锜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楼令知道郤锜有仇就报的性格,一点劝说不要攻打鲁国的意思都没有,一些事情却是不能不提:“齐国申请攻打莱国,得到了我们的默认。他们在今年没有实施入侵行动。”

郤锜有点不解地看着楼令,等待着楼令说出下文。

“中军将明年率军讨伐鲁国,一定会吓到齐国吧。”楼令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得到默许可以攻打莱国的齐国,他们今年当然不会对莱国展开入侵行动了。

那是因为齐国在今年受到晋国的召唤,齐君环亲自率军参与“湛板会盟”的活动。

与此同时,参与会盟的卫国和宋国一样中断了对郑国东部的军事行动。

这不是什么太特别的原因,主要是能够合法合规集结起来的军队数量就那么多,再来也是不想过分吸引晋国君君臣的注意力。

郤锜突然间不悦地问道:“你是让老夫明年不要出兵?”

不是这样的话,楼令为什么会突然提到齐国呢?

郤锜只是相信楼令的智慧,一些事情上愿意询问意见,不代表会成为楼令的提线木偶。

“并不是。”楼令保持着微笑,说道:“齐国知道我们会讨伐鲁国。若是我们不讨伐鲁国,反而会让齐国君臣多想。”

郤锜问道:“那你为什么说会吓到齐国?”

楼令笑眯眯地说道:“我们刚刚压服楚国,一举灭掉了吴国。我们的军队进入鲁国,哪怕没有向齐国边境运动,一样会吓到齐国的君臣。”

郤锜不知道理解成了什么,很难得脸上出现笑意。

大概是没有多理解吧?郤锜就是纯粹听楼令字面的意思,很满意在他担任中军将的时候,晋国能够这么的强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晋军不断有队伍向大江南岸的渡口运动,一批又一批调离的同时,带去了从“梅里”缴获的战利品。

吴国公子以及夫人并没有被送走,他们能够继续待在“梅里”的原因是,需要吴君寿梦来决定他们的命运。

晋军俘虏的其余人肯定是被分批带走,其中包括了吴君寿梦的妾,还有在宫城俘获的宫女与寺人。

必须说的情况是,宫女与寺人肯定是全给晋君周,为人臣子并不会参与分润。

白昼与黑夜不断交替,时间过去一个月之久,一点关于吴君寿梦的消息都没有。

一直到过去一个半月,留在“梅里”的晋国君臣越来越感到不耐烦。

“我们已经将消息散布出去。难道吴君寿梦一点都没有听到吗?”郤锜整个人看上去比较烦躁:“还是他已经知道,不敢露面啊?!”

具体到底是怎么样,除了吴君寿梦之外,有谁能说得清呢?

可能吴君寿梦找了个人迹罕见的地方躲着,真的彻底与外界断了联络,并不知道外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也有另一种可能,吴君寿梦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他就是不愿意现身。

“他是不是以为我们会轻易撤走?”郤锜话越说越大声:“老夫开始认为君上的提议很不错,也许该为吴国另选一名国主。”

别说郤锜了,其实包括楼令在内的高层都感到很烦躁。

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一个半月以上的时间,期间晋军并未肆虐吴国的其它地方,乃至于没有高层入住吴国宫城,只是派军把守住宫城的所有城门。

吴君寿梦足足羞辱了晋国四次,攻陷吴国都城的晋军这样,能够说不是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吗?

“数典忘祖之辈,哪里像是一名人主?”郤锜并不太会骂人,一骂却是直接做出了最负面的定义。

自从诸夏这个概念形成,点燃了文明的火炬,数典忘祖绝对是对一国之君最负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