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太能折腾了!

确认由荀氏接手范氏在郑地的地盘,话题重新回到正题。

“中军将率军与楚军激战,看战报打得并不顺利。”晋君周有看过相关的战报,显得很担心。

晋君周环顾在场的卿大夫,最后目光停在楼令身上,问道:“是不是应该南下增援呢?”

留在北边的联军暂时还没有完成任务,也就是攻克周边所有的城池。

可是,南下的联军确实是战况不怎么顺利,尤其是近两天传回的战报显示联军有些打不过楚军。

拿昨天传来的战报来说,联军和楚军各自出动三万大军,双方激战了一整个白天,联军几度面临崩盘的局面,还是郤至亲自率军救火才堪堪稳住战局。

打成了那副模样,一点不像是晋国正处在优势地位,反而更像是楚国一旦动真格,晋国招架不住了。

“楚国精锐尽出,我们……”楼令顿了顿,用一副大家都知道的表情,接着往下说道:“这种情况,我们事先早就有所预料。不是吗?”

也就是说,情况并没有太糟糕,起码面对楚军的决死反扑,联军并没有真的崩盘。

“前线并未求援。”楼令认为将态度表达得很清楚。

话又说回来,真的顶不住,郤锜会求援吗?大概率不会。

有些话,楼令没有讲。

吴军已经在江淮一带肆虐,不可能让楚国无动于衷。

北上到“犨”的楚军无法速胜,一旦战局有陷入胶着的迹象,最应该感到心急如焚的一方该是楚国高层。

哪怕是在“犨”的联军真的崩盘,楼令不认为楚国高层敢继续北上。

“如果楚军得胜之后继续北上,真的就是孤注一掷了。”楼令心想。

没有底蕴的小国才会干孤注一掷的事情。

有底蕴的大国历来不会干出孤注一掷的行为。

再者说了,晋国顶多就是占领“方城”之外的地盘,远不到逼得楚国破罐子破摔的地步。

换作晋国带上小弟一副要攻破“郢”的模样,才会逼得让楚国高层非要拼命不可。

时隔三日之后,南边传来消息,说是楚军分成两个部分,一支部队进入“方城”,另一支部队往南边撤退。

去往“方城”后方的楚军,数量约是两万。

向南边撤退的楚军,数量超过了四万。

又是两天之后,郤锜率军返回“湛板”附近。

出发南下的联军原本是十万,回到“湛板”的数量却是八万不到,看上去士气方面也有些低落。

“部队不堪用,只是我们没有输!”郤至在新的会议上,用这句话当开场白。

楚军主动撤离,自然算他们输。

事实也是那样,战争并不是以双方的战损比来定义胜负。

春秋时代的输赢看是谁先跑。

其他王朝大概是看土地得失。

更多的时候,主要是看没有没完成战略目标。

“全回来了?”晋君周不想哪壶不开提哪壶,可是不得不问。

出征十万,回来的不足八万,岂不是战死、被俘、失踪了两万多人?

郤至脸色一黑,强调道:“臣方才说了,主要是部队不堪用。”

全程没有讲话的郤锜脸色也黑了。

中小家族的部队自然无法跟卿位家族的部队相比,只是事先知晓的郤氏堂兄弟并没有改变打法,质量不那么达标,对上精锐的楚军自然损失严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能够说郤氏堂兄弟指挥失误,决不能认定他们在故意消耗中小家族的部队。

郤至不会承认自己指挥失误,直接将责任推了出去,讲实话则是显得比较不地道了。

气氛本来略显沉闷,出现指挥失误的郤氏堂兄弟不愿意承认,使得气氛变得压抑。

“接下来攻打‘方城’吗?”士匄问道。

晋君周立刻说道:“还没有举行会盟。”

他们这一次南下的目标是试一试楚国的成色,暂时来看是完成了战略目标。

有一件事情必须讲,攻打并占领“方城”以东并不在晋国高层的计划之内。

只不过,他们既然攻打下来,很难轻易舍弃掉了。

晋国会尽最大的可能守住,当成日后继续攻打楚国的桥头堡。

真要是守不住?那自然是楼氏和荀氏担责。

郤锜了解了情况,说道:“先会盟,之后再继续攻打城池。”

“那等吴国吗?”士匄又问道。

“不等。”郤锜黑着一张脸:“会盟之后,休整半个月的时间。随后……,”说到这里略微迟疑,顿了大概三个呼吸的时间:“挥军向东,先进入陈国地界。”

他们之前对要不要讨伐吴国有过讨论,结果是根据吴君寿梦有没有前来参加会盟进行决定。

那么就是说,正式举行会盟之前,要是吴君寿梦过来,自然不会讨伐吴国,反之则是进行征讨。

问题是什么呢?目前吴军正在入侵楚国的江淮一带,从“犨”撤离的一部分楚军明显是要赶过去救援,晋军不好在这个时候讨伐吴国。

“唉……”智罃低声嘀咕:“冬季之前果然回不去了。”

旁边的人有听到智罃的嘀咕声,只是听不清楚在嘀咕些什么玩意。

在刚才,郤锜和郤至给智罃和士鲂留了颜面,要不然以事实而论的话,下军在“犨”的作战表现很一般。

那是智罃需要保存实力,影响到了士鲂的心态,直接导致下军在战时过于缩手缩脚。

幸亏中小家族的表现更差劲,吸引了郤锜和郤至的怒气,要不他俩可不会因为同是卿大夫而嘴下留情。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楼令出了军帐站在一旁。

果然,郤锜和郤至出来就招呼楼令一块小聚。

他们结伴离开被很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