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的设计,零件的安装,计算的参数,都得由孙阔一人来把关。
与西南科大的学生不同,华夏研究所内的精英人才对自身的要求很高,一旦数值不对,会抓耳挠腮,反复计算,反复验证,这也导致整个大楼内的科研人员的头发都是统一的鸟巢窝。
“可以啊!”
孙阔松了一口气,“怪不得华夏研究所内的都是精英,都不用我指出错误。”
“孙教授,您看一下这个零件,无论怎么测试,它的抗压始终都达不到要求。”一名人员看向孙阔,说道。
材料是核潜艇发动机的关键,好的材料能提升性能,也能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可一旦有材料的要求没有达到,瑕疵一现,即便造出来,也只是一块废铁。
“现在的抗压达到多少?”孙阔问道。
“也就到了六万!”
那人有些悲观。
孙阔设计出来的图纸,那上面的抗压值贼高,他进行了三天的验证,怎么也达不到。
本以为孙阔会和他一样悲观,甚至会将这些材料退掉再重新打造,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孙阔反而兴奋了起来,握住他的手腕道:“好,好,这也行!”
“啊?”
那人懵了一下。
孙阔的反应不对啊,这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航空级别材料的强度,硬度,坚韧度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但是没有一个零件是破万的,甚至米国的S13侦察机连达到一万的都没有,所以他们的核潜艇发动机是几个连在一块,靠着叠加的方式持续不断的输送能量与动力。
这么做的一大特点是机器设备容易老化,保养费用及其高昂。
这要让米国的科学家知道,还不得从被窝里面蹦起来。
不过...
还没达到孙阔的理想程度。
“不行!”孙阔摇头。
“不行?这还不行?”那名研究人员惊了。
“核潜艇的重量可想而知,要在无尽的汪洋之中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这得需要多少的反推力?别的不说,这股推力至少要把几栋实验楼给托起来吧?这都做不到,一旦核潜艇进入了深海,万米之深,岂不是要被压缩成饼干了?”
“要托起整个大楼,需要的能量很大,推力,耐高温,耐压等等,都得计算个明白才行。”孙阔说道。
托起几个大楼?
天方夜谭!